當前,小間距已經成為了國內LED顯示屏行業的比較大熱點(沒有之一)。越來越多的LED顯示屏企業爭相進入小間距領域也使得小間距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張,小間距已經成為了行業增長不可或缺的推動力。
憑借著先天的優勢——分辨率高清、顯示效果豐富、色彩自然真實、顯示面積可“私人訂制”及無縫拼接,小間距已經在工程顯示應用市場獲得了大范圍的應用,并在商用市場開始嶄露頭角。下一步,小間距需要繼續提高性能與可靠性、降低成本,以能夠在室內大屏拼接市場與LCD液晶及DLP背投等產品一決高下。
事實上,小間距性能與可靠性的提升(如P0.7及以下更小點間距產品的研發和量產、低亮度下實現更高的灰度和刷新率、燈珠失效率從5ppm向1ppm邁進)及成本的降低是一個系統工程,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,需要屏廠和上游、周邊配套廠商共同配合,需要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才能完成。
例如,一提到小間距,我們*時間就會想到“低亮高灰高刷”,但是就當前的技術來講,這還只是一個愿望,也是全行業需要共同努力的一個目標。要實現這個目標,驅動IC在其中會占據著主導地位,但必須通過與控制系統、燈珠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。
對于小間距可靠性的提升,那涉及的因素就更多、更復雜了。對燈珠生產廠商,需要精選質量合格的材料,需要改進發光管的工藝和結構;對屏廠,需要改進PCB板的電路設計和小間距的生產工藝等。也即屏廠需要與上游燈珠廠商相互協作、協同創新才能有效地提升小間距產品的可靠性。
而隨著小間距的點間距越來越小,為減少應用端PCB電路板的設計復雜程度,驅動IC必須要更加地集成化,但僅僅是驅動IC的集成還不能保障模組的可靠性,同時對模組廠家,SMT加工技術及管控能力是否符合微型化和多腳數IC的精度要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。
創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,對國內LED顯示屏行業,未來的繼續、深入發展依然需要持續不斷的創新來推動。但是有時候僅僅是一個環節的創新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,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在低亮度下提高小間距的灰度和刷新率,如果只是驅動IC完成了某一項創新而沒有控制系統的協同創新跟進配合,那么恐怕也達不到理想的改進效果。因此,國內LED顯示屏行業不只需要創新,更需要各個彼此獨立、又相互關聯的LED顯示屏上中下游及周邊配套廠商的協同創新,如此我國LED顯示屏行業才能發展的更快、比較好。